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科普文章 > 文章正文

给孩子做涂氟还是窝沟封闭好?

作者:陈奕璇  来源:  时间:2019-08-16 08:18:56  阅读量:
      把宝宝的蛀牙扼杀在摇篮中是每个宝妈的梦想。但现实中很多妈妈认为乳牙坏了没关系,迟早都要换。也正是这样的想法,坑苦了孩子。

      乳牙龋坏的危害
      乳牙龋坏严重会发展成牙髓炎、根尖炎,孩子饱受疼痛折磨,吃不好饭,营养吸收不好,久而久之还可能让乳牙下方的恒牙胚受到感染,导致恒牙变色或者表面不平整,这样的恒牙龋坏风险也会相应增加。此外,乳牙龋坏严重过早拔除,会造成相邻乳牙向缺牙部位倾斜,待恒牙开始萌出时,就会因为空间不足而变得歪歪扭扭。

    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,防蛀牙也是如此。除了从孩子第一颗牙齿萌出后每3~6个月带孩子看一次牙医,每天2次认真刷牙,控制甜食摄入等,美国牙医协会(ADA)建议,儿童每6个月至少涂氟1次。

      一、涂氟
      牙齿涂氟,就是用一种含氟的物质,对每一颗牙齿表面进行氟化处理。这是一种预防龋齿的非常有效的方法,在国外已经开展多年,是一种常规的儿童牙齿保健方法。

 

      1、什么时候可以做牙齿涂氟?
      按照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,当孩子萌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,就应该带孩子去看牙医了,_迟不应该超过1岁生日时。此后,应该定期看牙医。 而牙齿是否需要涂氟,什么时候涂,则要听从牙科医生的建议,根据孩子牙齿的具体情况来定。

      2、涂了氟牙齿就不会坏了吗?
      不是。牙齿涂氟并不能完全防止蛀牙,但如果孩子每天坚持正确有效地刷牙,定期使用牙线,保持口腔健康的话,牙齿涂氟可以很好地预防蛀牙。

      3、涂氟是如何进行的?
      牙齿涂氟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。 牙医会用一把小刷子把氟化物涂到牙齿面部和侧面,然后氟化物会迅速硬化。即使孩子用舌头舔到,一般也不会舔掉。

      4、涂氟疼吗?
      不疼。氟化物通常是孩子们喜欢的水果味道,整个涂氟过程几分钟就可完成,完全不疼。

     5、涂氟后应该注意什么?
     一般涂完氟后孩子就可以立即吃东西(但一般来说,牙医会建议半小时内不要进食,如果要进食,也请注意要给孩子较软的食物或者流食,温度要凉或者温,不要吃太热的食物)。 至少4-6小时内不要刷牙或用牙线;一般医生会建议第二天再刷牙。 刷牙时要提醒孩子吐掉嘴里的漱口水,不要吞掉。

      6、涂氟对孩子来说安全吗?
      
涂氟已经是目前世界各地牙医普遍采取的治疗方法,对孩子来说是安全的。 涂氟时,氟化物的用量很少,且迅速硬化,所以一般不会发生孩子吞服的情况。4-12小时后,多余的氟化物就可以被刷掉。

      二、窝沟封闭
      照镜子就能发现我们的磨牙咀嚼面上并不是平整光滑的,而是有一些细小的沟缝。

 
      窝沟封闭就是医生用一种树脂类的物质,把磨牙咀嚼面上的裂隙或较深的窝沟进行封闭,防止食物残渣和细菌藏匿其中,久而久之导致龋齿。窝沟封闭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预防蛀牙方法。

      1、窝沟封闭的材料有毒吗?
      窝沟封闭通常采用的材料是无毒高分子树脂材料,安全性毋庸置疑,即使是脱落之后吃进肚子里也可以排出,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。

      2、多大的孩子适合做窝沟封闭?
      _理想的情况下(尤其是龋齿风险比较高的孩子,例如窝沟深的),窝沟封闭应该在这3个年龄段做:

      3-4岁时做乳磨牙窝沟封闭;

      6-7岁时做第一恒磨牙(六龄齿)窝沟封闭;

      12-13岁时做双尖牙和第二恒磨牙窝沟封闭。

      3、窝沟封闭会很疼吗?
      窝沟封闭的步骤如下:清洁:清洁牙齿,去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;酸蚀:用酸蚀剂让牙齿表面轻微脱钙;干燥:对牙齿进行清洗并干燥;涂封闭剂:涂上窝沟封闭剂;
固化处理:用特定光源照射使封闭剂固化;检查:检查固化程度和黏结情况,如无问题,窝沟封闭完成。

      因为不需要磨除牙体,所以并不会疼,之后也不会有异物感。而且过程也会很快,一般孩子配合度高的话,一颗牙齿只需要10分钟左右。有些妈妈一听到酸蚀就觉得对牙齿有伤害,其实酸蚀是让牙齿轻微脱矿,方便封闭剂的黏着。

      4、做完窝沟封闭牙就不会蛀了吗?
      不是的。虽然,窝沟封闭剂并不容易脱落,但是,我们的牙齿每天进行咀嚼摩擦,封闭剂轻微脱落不可避免,所以要每3~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修补。与此同时,每天认真刷牙、清洁口腔仍是口腔保健的重点工作。

      三、涂氟和窝沟封闭哪个效果好?
      两者各有侧重。涂氟适用于全口牙齿,而窝沟封闭主要针对磨牙(包括乳磨牙和恒磨牙),因为磨牙_容易发生龋坏。建议听从牙医的意见,在不同时期为孩子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。 

【文章为科普用途,非宣传目的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医疗内容请以医生诊断为准,部分配图来源互联网开放平台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】

推荐阅读
【微信扫一扫】 挂号/缴费/查询更快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