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科普文章 > 文章正文

孩子换牙晚、双排牙要不要拔?一次性讲清家长最关心的问题

作者:杨晓燕  来源:  时间:2025-07-16 16:31:31  阅读量:
经常有焦虑的家长带着孩子来问:“我家孩子都7岁了还没换牙,是不是发育有问题?”“孩子新牙从旁边长出来了,旧牙还没掉,形成双排牙,要不要赶紧拔掉?”今天就来聊聊替牙期几个常见的问题。
 
儿童替牙期的规律
孩子的替牙期一般从6岁左右开始,到12岁左右结束,这个阶段医学上称为 “混合牙列期”——嘴里既有乳牙也有恒牙。
正常情况下,换牙遵循 “下牙早于上牙,前牙早于后牙” 的规律。最先脱落的通常是下颌的乳中切牙(正中间的门牙),接着是上颌乳中切牙,然后按照 “侧切牙→尖牙→第一乳磨牙→第二乳磨牙”的顺序替换。当然,每个孩子有个体差异,早半年或晚半年都算正常,比如有的孩子5岁半就开始换牙,有的7岁才开始,只要全身发育正常,家长不用太紧张。
判断换牙是否正常,不能只看年龄,还要结合整体发育。如果孩子身高体重达标,其他方面发育正常,只是换牙稍晚,大概率是生理性的。但如果超过8岁还没有一颗乳牙脱落,或者换牙顺序混乱(比如后牙先掉前牙不掉),就要及时就医检查了。
 
换牙晚是不是缺钙惹的祸?
临床上,家长问得最多的是:“孩子换牙晚,是不是缺钙?要不要补钙?” 其实换牙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,缺钙只是其中之一,而且不是最主要的原因。
遗传因素影响最大,就像身高一样,父母换牙晚的,孩子往往也会晚一些。其次是营养因素,长期营养不良、缺乏维生素 D 或钙确实可能影响牙槽骨发育,导致换牙延迟,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,这种情况已经很少见了。更多时候,换牙晚是因为局部问题:比如乳牙牙根吸收异常、恒牙萌出阻力大,或者恒牙先天缺失(需要通过 X 光片确认)。
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:不是所有换牙晚都需要补钙。盲目补钙可能导致骨骺提前闭合,影响生长发育。正确的做法是:如果孩子 7 岁后还没开始换牙,先带孩子做口腔检查,拍个牙片看看恒牙胚是否存在、发育情况如何。如果恒牙胚正常,只是萌出稍晚,定期观察即可;如果确实有缺钙或维生素 D 缺乏,在医生指导下补充才科学。
日常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,比如苹果、玉米、坚果(注意安全),通过咀嚼刺激牙槽骨发育,帮助恒牙顺利萌出。同时保持均衡饮食,保证蛋白质、钙、维生素的摄入,比盲目补钙更有效。
 
双排牙该怎么办?
“双排牙”在医学上称为 “乳牙滞留”,指的是恒牙已经萌出,乳牙却没有按时脱落,形成前后两排牙齿。这种情况在现在的孩子中越来越常见,主要和饮食过于精细有关。
过去的孩子吃粗粮多,乳牙在咀嚼中自然脱落;现在很多家长把食物做得太软烂,孩子乳牙得不到足够的咀嚼刺激,牙根吸收不完全,就容易“赖着不走”。另外,乳牙龋齿(蛀牙)严重、根尖周炎也会导致乳牙牙根吸收障碍,引起滞留。
发现双排牙后,家长最关心的是 “要不要拔”。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儿童齿科医生表示,双排牙不一定都要马上拔,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。
如果乳牙已经松动明显(松动度超过2度),恒牙刚萌出一点,可以再观察1-2个月,让孩子多啃咬硬食物,帮助乳牙脱落。如果乳牙几乎不松动,恒牙已经萌出较多(超过 1/3),就需要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,否则会导致恒牙错位生长,将来可能需要正畸矫正。
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:如果是乳牙龋坏严重导致的滞留,即使恒牙没萌出,也可能需要提前拔除;如果恒牙萌出位置异常(比如横着长),需要先评估是否需要干预,不能盲目拔乳牙。
 
家长必知:替牙期这些误区要避开
除了上述问题,家长在孩子替牙期还有很多常见误区,需要特别提醒:
误区一:乳牙迟早要换,蛀了不用治。其实乳牙蛀牙如果不及时治疗,可能导致根尖周炎,影响下方恒牙胚发育,甚至导致恒牙萌出畸形。而且乳牙过早缺失会导致邻牙倾斜,恒牙萌出空间不足,增加牙列不齐的风险。
误区二:新牙长得歪没关系,换完牙再矫正。虽然替牙期轻度牙齿不齐可能自行调整,但严重的错位(比如双排牙不及时处理)会导致恒牙排列紊乱,将来矫正难度更大。发现问题及时干预,能减少后续麻烦。
误区三:孩子牙痛才需要看牙医。替牙期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,很多问题早期没有症状,比如恒牙萌出异常、多生牙等,只有通过检查才能发现。
 
给家长的实用建议:轻松度过替牙期
结合多年临床经验,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儿童齿科的医生给家长们整理了几个实用建议,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替牙期:
饮食调整:减少过于精细的食物,让孩子多吃需要咀嚼的天然食物,比如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,通过咀嚼促进乳牙牙根吸收
口腔卫生:每天监督孩子早晚刷牙,使用含氟牙膏,饭后漱口,尤其要注意清洁乳牙和恒牙交界的位置,这里容易藏食物残渣。​
观察记录:家长可以简单记录孩子乳牙脱落和恒牙萌出的时间、顺序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。如果发现乳牙松动明显,不要强行拔除,让其自然脱落最好。​
定期检查:从孩子6岁开始,每年做1-2次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恒牙萌出问题、多生牙、龋齿等,做到早发现早处理。​
 
孩子换牙是成长中的重要阶段,家长既不必过度焦虑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大多数换牙问题都是生理性的,通过科学观察和护理就能顺利解决。但当自己拿不准时,及时寻求专业牙医的帮助,才是对孩子牙齿健康最负责的做法。

【文章为科普用途,非宣传目的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医疗内容请以医生诊断为准,部分配图来源互联网开放平台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】

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:
推荐阅读
【微信扫一扫】 挂号/缴费/查询更快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