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科普文章 > 文章正文

拔智齿后一周张不开嘴?牙医教你3招缓解,还有几种情况必须就医​

作者:杨晓燕  来源:  时间:2025-09-25 15:39:18  阅读量:
最近收到网友提问:“拔智齿一周了,嘴巴还是张不大,吃饭都费劲,是不是出问题了?”

其实,拔智齿后短期张口受限是很常见的情况,医学上叫“暂时性张口困难”,大部分人通过正确护理都能慢慢恢复。但如果处理不当,可能会延长恢复时间,甚至出现更严重的问题。
 
拔智齿后会张不开嘴?​
拔智齿后1-2周内嘴巴张不大,多数是正常的术后反应,主要有这几个原因:

创伤性炎症水肿是比较常见的原因。智齿大多长得位置刁钻,有的埋在骨头里,有的横着长,拔牙时需要切开牙龈、去除部分骨头,对周围肌肉、韧带的创伤要比拔普通牙齿大得多。就像手上割了个口子会肿,口腔里的组织受伤后也会发炎肿胀,尤其是咬肌、翼内肌这些负责张嘴的肌肉肿起来,自然就限制了嘴巴张开的幅度。​

肌肉保护性痉挛也会导致张口受限。拔牙时嘴巴要长时间张大,加上器械操作的刺激,肌肉可能会“罢工”般地收缩痉挛。就像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肌肉会僵硬,口腔肌肉也会因为过度疲劳和刺激出现暂时的“不听指挥”。​

局部血肿恢复不好也会出问题。拔牙后伤口会形成小血肿,正常情况下会慢慢吸收,但如果止血不彻底或反复刺激,血肿可能机化形成硬结,或者组织愈合时过度纤维化,就像皮肤受伤后长的疤痕疙瘩,会拉着周围组织,让嘴巴打不开。​

感染加重是需要警惕的情况。如果拔牙后伤口感染,炎症扩散到咀嚼肌间隙,会引起更严重的肿胀和疼痛,这种情况下张口受限会更明显,还可能伴随发热等症状。​
 
3个居家护理方法,帮你缓解张口困难​
如果只是轻微的张口受限,没有加重趋势,大家可以试试这几个居家护理方法:​

冷热交替敷,减轻肿胀痉挛。拔牙后48小时内用冷敷,拿个冰袋裹上毛巾,敷在脸颊外侧对应拔牙的位置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 1 小时左右。冷敷能收缩血管,减少出血和肿胀。48小时后换成热敷,用温毛巾(温度不超过50℃)同样敷在脸颊外侧,每次15分钟,每天 3-4 次,能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炎症吸收,缓解肌肉痉挛。这里要注意,不管冷敷还是热敷,都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,避免冻伤或烫伤。​

温和漱口、轻柔按摩,改善局部循环。拔牙24小时后可以用温盐水(一杯温水加半茶匙盐)或医生开的漱口液轻轻漱口,每天3-4次,保持口腔清洁,减少感染风险。漱口后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脸颊外侧的肌肉,从耳朵下方到下巴尖,用画圈的方式轻柔按压,每次5分钟,帮助放松肌肉,促进恢复。记住按摩时力度一定要轻,别太用力刺激伤口。​

循序渐进做张口练习。从术后第3天开始,可以尝试做简单的张口训练:慢慢把嘴巴张开到能承受的最大幅度,保持5秒,再慢慢合上,每次做10-15组,每天3次。刚开始幅度小没关系,别硬撑着使劲张,以免加重损伤。也可以用干净的筷子或压舌板辅助,先放一根,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数量,但要以不疼为原则。​
 
饮食和用药,这些细节要注意​
饮食上要遵循“温凉软”原则。术后一周内别吃太烫、太硬、太辣的食物,像火锅、坚果、辣条这些都要暂时忌口。可以吃粥、烂面条、鸡蛋羹、豆腐、酸奶等软食,既能保证营养,又不会刺激伤口。吃东西时尽量用没拔牙的一侧咀嚼,避免食物残渣掉进伤口里。​

用药要遵医嘱。如果医生开了消炎药(比如甲硝唑、头孢类)或止痛药,一定要按剂量和时间吃,别擅自停药或加量。如果没有药物过敏史,疼痛明显时可以吃布洛芬这类止痛药,既能止痛又能消炎,但要注意空腹时别吃,以免刺激胃。​
 
出现这3种情况,马上就医​
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医生提醒,虽然多数张口受限能自行恢复,但出现这些情况时千万别拖延,要及时回医院复查:​

如果张口幅度越来越小,比如原来能放进两指,现在连一指都塞不进去,或者疼痛加重,尤其是吞咽时喉咙疼得厉害,可能是炎症扩散了。

伤口出现明显异味,或者牙龈红肿流脓,伴有发热,可能是伤口感染甚至形成了干槽症,这种情况需要医生及时处理伤口。​

张口受限超过两周没有任何好转,或者伴随耳朵前面的关节弹响、疼痛,可能是颞下颌关节受到了影响,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。​
 

【文章为科普用途,非宣传目的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医疗内容请以医生诊断为准,部分配图来源互联网开放平台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】

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:
推荐阅读
【微信扫一扫】 挂号/缴费/查询更快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