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科普文章 > 文章正文

牙缝越来越宽是怎么回事?

作者:杨晓燕  来源:  时间:2025-08-26 17:05:29  阅读量:
吃饭时,肉丝、菜叶总往牙缝里塞;照镜子发现,门牙已经悄悄“分离”,不再紧密依靠——如果你有这些情况,说明牙缝可能在悄悄变宽。
牙缝为什么会越来越大?该怎么办?
 
牙缝变宽的原因
1、牙周病
很多人以为牙缝宽是“老了牙齿自然松动了”,其实大多数成年人牙缝变宽,根源是牙周病——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发生炎症,牙槽骨吸收,牙龈退缩,牙齿没了支撑开始松动移位,牙缝自然就宽了。​
早期牙周病没明显感觉,只是刷牙偶尔出血;发展到中期,牙龈会慢慢往下缩,牙根开始暴露,牙缝从“看不见”变成“能塞牙”;到了晚期,牙槽骨被蛀空,牙齿会松动,牙缝宽得能看见牙根,甚至吃饭都不敢用力嚼。
汕头口腔医疗中心牙周科医生提醒:如果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,别以为是“上火”,很可能是牙周病早期信号,及时治疗还能保住牙龈,再拖下去牙缝只会越来越宽。

2、刷牙太用力
不少人觉得“刷牙越用力越干净”,其实这是错的!长期用力刷牙,会像“砂纸磨墙”一样,不仅会把牙齿和牙龈连接的地方磨出小沟(医学上叫 “楔状缺损”),还可能会刺激牙龈,让牙龈不断退缩,牙缝自然就出来了。​
 
3、换牙期异常​
如果是孩子牙缝变宽,要先看是不是在换牙期。6-12岁是换牙的关键期,乳牙脱落、恒牙萌出时,可能会出现暂时的牙缝,一般等恒牙长齐后会慢慢闭合,不用太担心。​
但如果恒牙都长齐了,牙缝还越来越宽,就要警惕是不是有“多生牙”—— 就是正常牙齿之外,额外长出来的牙。多生牙会把正常牙齿挤开,导致牙缝变宽,还可能影响牙齿排列。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牙缝异常宽,最好带孩子去牙科检查,排除多生牙或其他问题。​
 
4、牙齿缺失后邻牙移位
很多人牙齿掉了之后,觉得“不影响吃饭就不用补”,其实这会让牙缝越来越宽。一颗牙齿掉了,旁边的牙齿会慢慢向空缺处倾斜,对面的牙齿也会往下长,原本整齐的牙齿间就会出现缝隙,还会影响其他牙齿的健康。​
汕头口腔医疗中心种植科医生提醒:牙齿掉了之后,建议3个月内就诊,不管是装假牙、种牙还是做烤瓷牙,及时填补空缺,才能防止邻牙倾斜,避免牙缝变宽。​
 
5、咬合异常、坏习惯
除了上面 4 个常见原因,还有两种情况也会导致牙缝变宽:​
一是咬合异常:比如平时喜欢用一侧牙齿吃饭,或者经常咬硬物(如坚果壳、骨头),长期下来,牙齿受力不均,会慢慢移位,出现牙缝。​
二是不良习惯:比如儿童经常舔牙齿、咬手指,成年人长期用牙签剔牙。建议大家用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缝,比牙签更安全,还能把食物残渣清理得更干净。​
 
牙缝变宽了能恢复吗?分情况处理​
如果是早期牙周病,牙龈刚有点萎缩,及时做牙周治疗(比如洗牙、牙周刮治),把牙龈里的细菌清理干净,再配合正确的刷牙方式,牙龈可能会慢慢恢复,牙缝也会变小;如果牙缝已经比较宽,牙龈萎缩严重,可以做牙周手术,把萎缩的牙龈覆盖回去,或者用牙齿矫正 的方式,把倾斜的牙齿拉回原位,缩小牙缝;​
牙齿缺失导致的牙缝,先补缺失牙,再根据情况矫正倾斜的牙齿,恢复正常的牙齿排列;儿童换牙期的暂时牙缝,或轻微的生理性牙缝,没有影响健康,也可以不用处理,注意观察即可。​
 
牙缝变宽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,等你明显感觉到时,可能已经有牙龈退缩或牙槽骨吸收了,所以定期看牙很重要——建议成年人每年洗 1-2 次牙,做一次口腔检查,早发现问题早解决,比后期治疗省事又省钱。​
 

【文章为科普用途,非宣传目的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医疗内容请以医生诊断为准,部分配图来源互联网开放平台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】

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:
推荐阅读
【微信扫一扫】 挂号/缴费/查询更快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