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科普文章 > 文章正文

5块钱买树脂补牙?天津大哥把牙齿粘成“烤年糕”,这事真不是闹着玩的

作者:杨晓燕  来源:  时间:2025-09-04 16:33:01  阅读量:
近日,有媒体报道,天津一男子因为不舍得正规医院补牙的费用,花费5元网购树脂材料给自己补牙,结果材料在口腔内大面积黏连固化,变成了“烤年糕”。牙医检查发现,牙齿和牙龈被粘得死死的,强行拆除可能造成全口牙齿脱落。

经常有人说:“补牙不就填点东西吗?能有多难?”“网上买点材料自己动手,省得跑医院。”可这位大哥用血泪教训告诉我们:补牙真不是简单“填坑”,更不是“DIY手工活”。

补牙不是简单“把洞填上”
补牙,又叫光固化树脂充填,是治疗龋齿(蛀牙)的常见方法。有些龋齿表面起来就是个小黑点或黑洞,但里面却并没有那么简单——有的烂到了牙本质,有的深到牙髓,有的洞壁薄得像纸,稍微用力就可能穿底。

医生补牙过程:
第一步:检查+清理。使用探针、镊子、显微镜甚至拍牙片,确定洞的大小、深度,有没有感染。清理腐坏牙体组织时,医生要用高速手机磨掉感染的组织,自己在家拿刀刮根本清不干净,残留的细菌只会让洞越烂越大。

第二步:隔湿+干燥。补牙材料(比如树脂)特别怕唾液、血液污染。必要情况下,医生会用橡皮障把牙齿和口腔隔开,还会用棉卷、吸唾器,尽量让牙齿保持干燥。如果是自己在家操作,不仅是材料根本粘不牢,还可能把细菌“封”在牙齿里,导致二次龋坏。

第三步:分层填充+光照。树脂材料不是一坨糊进去就行,一般需要一层一层填,每填一层用蓝光照射让它固化。医生会根据洞的形状调整材料的形态,让牙齿的窝沟和原来的一样,不然会影响吃饭、咬合。自己补牙,几乎没办法补到跟原来的牙齿形状一样,填不满、填歪都是常事。

第四步:调整咬合医生补完牙后,会拿一张薄薄的、带颜色的纸(有红有蓝),把它垫在你刚补好的牙齿咬合面上,让你轻轻咬一下。这时候,咬合纸会被牙齿压出深浅不一的红印子——深印子说明这颗牙咬得太“狠”,材料补高了;没印子说明补低了,咬不到。

医生会根据这些红印子调磨,直到上下牙咬合时,力量均匀分布在所有牙齿上,没有“早接触”(某颗牙先碰到)。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医生提醒,要是省了这步,不仅咬起来会难受,长期下来还会导致牙齿受力过大,牙神经坏死、牙齿松动。

5块钱的树脂,和医院的树脂差在哪?
有人说了,不都是树脂,网上5块钱能买一大管,为什么医院要数百元。其实,医疗级树脂和普通树脂完全是两码事。医院用的补牙树脂是“复合树脂”,经过严格的生物相容性测试,不会引起过敏、毒性,颗粒细腻,能填进微小的洞,固化后强度高、耐磨。而网上卖的低价树脂,很可能是工业用树脂——比如做模型、粘家具的,可能含有有害化学物质,长期接触口腔黏膜会刺激牙龈,甚至导致过敏、溃疡。

此外,补牙还需要用到很多“配套工具”:酸蚀剂(让牙齿表面粗糙,方便材料粘合)、粘结剂(把树脂和牙齿粘牢)、成型片(补邻面洞时隔离邻牙)、光固化灯(波长匹配树脂固化)……这些工具单买就不止5块,更别说医生还要掌握“酸蚀时间”“粘结剂厚度”“光照时间”,这些精确参数——多一秒少一秒,粘结效果差十倍。

自行补牙可能“毁了整口牙”
如同新闻报道中的案例,树脂和牙齿、牙龈粘得太牢,强行拆的话,可能会把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弄掉,甚至把牙根拔出来。更危险的是感染扩散:口腔里的细菌本来就多,自行补牙时如果洞没清理干净,材料又把洞封死了,细菌会在里面疯狂繁殖,导致根尖周炎、牙周脓肿,甚至引发颌骨骨髓炎。

三个要点让你避开“低价陷阱”
经常有患者问:“医生,补牙最便宜多少钱?”这个问题没标准答案,需要根据充填难度、补牙材料而定。记住以下三点,避开“低价陷阱”:

1、别信“祖传秘方”“特效补牙药”。牙齿问题没有“偏方”,不存在“涂点药就能好”的神话。

2、看资质,查价格。补牙属于“牙体牙髓治疗”,必须在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机构做,医生得有《医师资格证》《医师执业证》。收费可以参考当地物价局标准。

3、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。牙齿刚开始有小黑点、冷热水敏感时,是补牙的良好时机。拖到洞深了、疼了,可能要做根管治疗。

你看不见的牙洞里,可能藏着几十种细菌;你摸不准的操作,可能让简单的补牙变成复杂的手术。牙齿是自己的,健康经不起“省钱冒险”,出现问题,还是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【文章为科普用途,非宣传目的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医疗内容请以医生诊断为准,部分配图来源互联网开放平台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】

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:
推荐阅读
【微信扫一扫】 挂号/缴费/查询更快捷